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日前,广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计划(2025年修订)的通知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《通知》明确,小学一、二年级周课时总量从28节降至26节;小学一、二年级英语口语周课时调整为1至2节;小学一年级语文、二年级数学各减少1课时;小学三年级体育与健康周课时增加1课时;初中七、八、九年级英语周课时均减至4节。《通知》自2025年9月1日起实施。
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38课时
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方面,《通知》规定,每学年共39周。一至八年级新授课时间35周,复习考试时间2周,学校机动时间2周;九年级新授课时间33周,第一学期复习考试时间1周,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3周,学校机动时间2周。学校机动时间可用于集中安排校内外实践、劳动、科技文体活动等。
一至二年级每周26课时,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,七至九年级每周38课时,九年新授课总课时数为9934节。小学、初中每课时均为40分钟。学校在保证周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,确定各科目周课时数,可根据学科实际和课程实施需要开设长短课。合理安排学校作息时间,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:20,中学一般不早于8:00。
《通知》还要求,加强幼小衔接,坚持零起点教学,依据学生认知、情感、社会性等发展需要,合理设计课程。一年级入学要设置入学适应期。
在科学规划课程实施方面,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。以国家课程为主体,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。各区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,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,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门类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,坚持把教材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资源,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。要合理统筹实施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,小学一二年级英语口语课程纳入地方课程管理,其他地方课程在三至八年级开设;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,供学生自主选择,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,各学校要健全校本课程开发、审核、实施和评价管理,优化体系,打造精品;专题教育以渗透为主,融合到相关学科教学,原则上不独立设课。
主科课时微调提质低年级减负更实在
市教育局表示,相比2023年试行版,本次修订主要进行了五个方面结构性优化。
体育健康显著强化。在国家课程中,小学三年级体育与健康周课时增加1课时;在地方课程中,广州市明确学校可统筹利用地方课程课时予以保障“每天1节体育课”的要求,并在学校课表中刚性落实。
主科课时微调提质。小学一年级语文、二年级数学各减少1课时,为其他学习与活动腾出空间。初中七、八、九年级英语周课时均从5节减至4节,调整后仍处国家规定课时占比区间上限附近,体现强化效率、减负导向。
统筹课时动态调整。艺术和小学英语课时总量不变,在年级之间微调;低年段(一至三年级)各减少1节综合类课程(劳动/综实/地方/校本),而相应在初中七和九年级增加,更注重学段需求差异。
低年级减负更实在。小学一、二年级周课时总量从28节降至26节。小学一、二年级英语口语周课时由固定2节调整为1-2节,给予学校一定弹性。
信息科技开设更规范。按国家要求统一在三至八年级开设,每周1节(原为四至八年级及九年级上),总量增加0.5节。
聚富配资-聚富配资官网-专业的股票配资-配资平台APP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