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来了又来了,OpenAI 华人工程师,果然露脸就被小扎挖(doge)。
这一次,主角是 95 后北大校友孙之清,上个月刚刚参与了 ChatGPT Agent 的发布直播。
当时就有不少网友调侃:发布会出镜就是在给 Meta 提供挖角名单。
果不其然,OpenAI+ 华人,关键词命中,小扎这就拿着他的精灵球闪电出手了。
跟 Jason Wei 一起被挖
消息来源是另一位近一个月来动向备受关注的前 OpenAI 技术大佬、o1 关键人物Hyung Won Chung。
7 月中旬思维链作者 Jason Wei 被曝即将离开 OpenAI、入职 Meta 时,他的研究搭子 Hyung Won Chung 就被传也已经让小扎打包带走了。
现在,靴子落地,Hyung Won Chung 刚刚在自己的� � 上实锤了此事。
令人有些意外的是,原本大家以为是双人同行,没想到官宣文案和合照里又多出了一张华人面孔,就是孙之清。
随后,孙之清本人也转发了这条推文,盖章确认加盟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。
谁是孙之清?
浙江舟山人,95 后北大校友,CMU 计算机博士。
2024 年 6 月,他博士还没毕业就加入了 OpenAI 后训练团队,担任研究科学家。
在 OpenAI 期间,孙之清迅速成为了挑大梁的人,不仅参与到 OpenAI o3/o4-mini、OpenAI Computer-Using Agent 等核心项目中,还担任了 Deep Research 的研究负责人。
实际上,在加盟 OpenAI 之前,孙之清就拿到过 OpenAI 的 10 万刀研究赞助——说起来还跟 Ilya 有点关系,这笔钱来自 OpenAI 的"超级对齐快速补助金"项目,项目资金池 1000 万美元,旨在支持超级人工智能系统的协调和安全方面的技术研究。
看到"超级智能"这几个字,关注 OpenAI 的朋友可能已经猜到了,正是 Ilya 的超级对齐团队推动了基金成立。在官方文档中还可以看到,这个赞助项目一开始还带着点招聘目的——给超级对齐团队找潜在人才。
他的博士论文也与此相关,题目是《面向真理探索、复杂推理和人类价值观的大语言模型可扩展对齐》(Scalable Alignment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Towards Truth Seeking, Complex Reasoning, and Human Values)。
孙之清还拿到过谷歌和微软的博士奖学金。另外,在 CMU 读博时,他还参加了陶哲轩支持的 AI 数学竞赛 AIMO,并以个人身份获得了进步奖的二等奖。
根据 Google Scholar,他的论文被引量超过 10000 次,h-index 为 27。
说回到离职这件事,孙之清不是跟 Jason Wei、Hyung Won Chung 一起走的嘛,其实这三位在 OpenAI 就属于合作小团体。
在 Deep Research 贡献者名单中,可以看到 Jason Wei 和 Hyung Won Chung 也深度参与其中。
关于三个人的合作和集体出走,Jason Wei 自己是这么说的:
老朋友,新实验室。
"建议奥特曼听劝,别让亚洲面孔上直播"
也是没想到扎克伯格的挖人大计一点没有缓下来的节奏,新消息一出,网友们已经自觉搬好板凳瓜子前排看热闹了。
有人开玩笑说:照这个速度,今年圣诞节前,OpenAI 就要被挖塌了。
于是不少吃瓜群众"真诚"向奥特曼建议:真别让亚洲面孔上 OpenAI 直播了。
Meta 会在直播的每一帧上运行人脸检测。一旦识别出亚洲人,小扎的个人邮箱就会立即发送九位数报价。
耐人寻味的是,现在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的一把手 Alexandr Wang,还真特地 cue 了直播这事儿……
不过,也有人担心,小扎这么搞,以后 AI 公司都得把明星员工藏起来,而"这是时代的倒退"。
这种担忧不无道理,且已有征兆——
OpenAI 首席科学家 Jakub Pachocki 和技术专家 Szymon Sidor 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,就在分享过程中突然被一声" No names!(别说名字)"打断。
看样子,OpenAI 对自家人才的保护正在升级。
毕竟,谁对着这样一份被挖名单,都不能无动于衷吧……
GPT-5 背后的华人
当然 OpenAI 招牌仍在,人才一面流失一面补充,底子还是挺厚。至少在 GPT-5 的发布中,我们还是能寻摸出不少华人研究员的身影。
比如在发布会上露面的Elaine Ya Le,北大数学专业出身,斯坦福大学博士,同样是在 2024 年加入 OpenAI。她的团队负责 GPT-5 的统一体验。
王若宸,2013 年从上海财经大学转学到密歇根大学,后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,今年 2 月刚刚加入 OpenAI。
在 OpenAI,他负责多模态研究,GPT-5 的语音模式,就由他的团队负责。
又比如Junhua Mao,OpenAI 人格与模型行为研究负责人,中科大校友,去年 8 月加入 OpenAI。
GPT-5 不那么"谄媚"的表现,就来自于他们团队的调教——
这支团队华人含量爆表,Junhua Mao 本人之外,还有清华校友Xinwei Shi、上交校友Zheng Wu、清华校友Xiangning Chen等等。
Junhua Mao 还负责了 GPT-4o mini 的训练工作。
Tianfu Fu,也是 GPT-5 的核心贡献者之一。他负责设计、构建和训练了可扩展、经济高效的集成模型,该模型统一了推理和非推理模型。
对了,Tianfu Fu 也算是 OpenAI 和 Meta "人才交流"的参与者,不过他是先在 Meta,后来来的 OpenAI(doge)。
这还只是浅浅一扒,OpenAI 手握大模型领域最大 IP,还是吸引力十足。
以及从 GPT-5 的发布会来看,即使"心有余悸",OpenAI 未来的发布当中,还是少不了小扎最爱的面孔。
硅谷的人才之争,热闹还有得继续呢。
一键三连「点赞」「转发」「小心心」
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!
— 完 —
� � 希望了解 AI 产品最新趋势?
量子位智库「AI 100」2025 上半年
「旗舰产品榜」和「创新产品榜」
给出最新参考� �
� � 点亮星标 � �
科技前沿进展每日见
聚富配资-聚富配资官网-专业的股票配资-配资平台APP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